十 15, 2012 - file 泥石流监测   comment Comments Off

如何提高地质灾害防治能力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是一项公益性事业,是维护社会安定的工作,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关系到受灾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因素之一,是发展绿色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执政为民的具体体现。

我国地质灾害防治现状

地 质灾害是一种由自然因素或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山体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与地区作用有关的灾害。 我国地质灾害种类繁多,分布广泛,活动频繁,危害严重,特别是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和地面沉降等灾害,严重威胁着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制约 着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十五”期间,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我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成效显著,群死群伤的现象基本得到遏制,但随着我国人口增长 和经济的发展,我国地质灾害防治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一些隐蔽性较强的地质灾害依然存在预报困难的问题,防治任务依然十分繁重。

地质灾害防治的重要性

我 国为地质灾害多发、易发地区,每年因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巨大,而其中大多数都是人为引发的地质灾害。地质灾害防治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 科学发展观的落实,事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做好这项工作人命关天、意义重大,因此切实有效防治地质灾害,从源头上控制和减少地质灾害具有十分重要的 现实意义。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是一项长期性、艰巨性的任务,面对性质迥异、危害程度不等的各类突发性地质灾害,必须制定出多套应急措施,全方位、多举措的应 对地质灾害,从而有效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有力保障各项建设的顺利进行,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维护社会的稳定。

提高地质灾害防治能力的措施

1、建立健全地质灾害防治相关法律法规

我 国关于地质灾害防治方面的权威性法律法规还相对较少,这就要求我们国家相关部门能够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建立健全地质灾害方面法律法规,使得地质灾 害防治工作能够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促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能够顺利推行。不断完善与现存的《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办法》相配套的规章、 地方性法规;制定地质灾害调查、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理的参照标准,并严格执行,使得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法制化、标准化。

2、提高地质灾害调查频率和危险性评估

地 质灾害具有一定的隐蔽性,但并非不可预测,地质灾害调查的主要目的就是发现具有隐蔽性的地质灾害,地质灾害发生基本上没有规律可循,不知什么时候 会发生地质灾害,这就要求我们相关部门必须进行地质灾害调查,通过提高地质灾害调查频率,保证地质灾害信息预报的全面性,同时还应当因地制宜,对于地质灾 害多发区,还应当配备其他的技术手段对地质灾害进行预测,以确保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是指在对评估区进行地质灾害调查的基础上,分析 论证工程建设区和规划区各种地质灾害的危险性,进行现状评估、预测评估和综合评估;提出防治地质灾害措施和建议,并作出建设场地适宜性评价结论。加强对地 质灾害危险性的评估,切实做好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各项规定的落实,可以对多项地质灾害种类涉及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沉降、地裂缝等,进行地质灾害防治 的勘查和施工项目,分析得出危险性评估报告,为进一步地质灾害防治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避免了地质灾害带来的人员和财产的损失,或尽可能的将损失降到最 少。

3、建立地质灾害动态监测系统

由国土资源部发布的《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办法》中明确规定,对地质灾害应当实行动态监测。 目前,由于我国各个地方经济发展程度不同,并未在全国范围内 所有地方都建立地质灾害监测系统,这就要求相关部门进行帮助、扶持。建立地质灾害危险点和隐患点分类分级台帐,通过动态监测系统的监测能够及时发现地质灾 害的变化变形迹象,掌握其发生发展趋势,采用全国统一的地质灾害数据库标准和基于GIS的地质灾害监测信息系统,在灾害发生前,采取有效防治措施,最大限 度减轻地质灾害对人民财产造成的损失。

4、建立合理的地质灾害应急预案

预案包括地质灾害监测、预防重点,主要地质灾害危险 点的威胁对象、范围;主要地质灾害危险点的监测、预防责任人;主要地质灾害危险点的预警信号、人 员和财产转移路线。布置合理的预案能够有效的处理发生的地质灾害,在人力、物力资源一定的基础上提高抢险救灾的能力减少灾害带来的生命财产损失。反之,不 合理的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可能加重损失,浪费本就不足的人力、物力、财力,使抢险工作事倍功半。切实开展好地质灾害预报预警工作,建立合理的地质灾害应急预 案,可以有效地将灾害将发生的第一手资料,通知到地质灾害危险点的防灾责任人、监测人和该区域内的群众,及时做好对抗灾害的防范工作,切实维护好人民群众 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5、加强宣传,提高全社会的地质灾害防治意识

积极开展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宣传,内容可包括国务院《地 质灾害防治条例》、《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地质灾害的种类、防治、预报、报 告制度,如何安全选择村民住宅用地防范地质灾害,在雨季如何开展地质灾害应急处理,灾害发生时如何处置及应急救灾等内容。各地可按当地实际情况,适时公开 进行专题学习和培训活动,通过报纸、广播、电视、张贴宣传画等效方式,广泛宣传地质灾害防治的重要性、必要性以及防灾减灾的相关知识,努力提高广大干部群 众的防灾意识和抢险救灾能力。

结束语

本文就四川大地震给人民带来的灾难,浅谈了我国地质灾害防治现状及提高地质灾害防治能力的做法。围绕如何提高地质灾害防治能力展开主题进行叙述。

你可能也喜欢: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