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 29, 2012 - file 技术及应用   comment Comments Off

基于3S技术的耕地保有量动态监测

耕地保有量,即耕地总量,是指某个行政区某一年的耕地总数量。耕地保有量是国家土地宏观调控和科学决策的依据。国务院明确规定,“以实际耕地保有量和新增建 设用地面积作为土地利用年度计划考核、土地管理和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的依据”。要搞好各级政府工作目标考核,就必须建立耕地信息快速更新机制,全面、准 确掌握耕地变化情况,及时、快速获取实际耕地保有量数据。这是当前各级政府及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亟待解决的一个新课题。

利用3S技术开展耕地保有量动态监测

3S 技术在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中的应用由来已久,但就耕地保有量进行动态监测则刚刚起步。3S技术的作用表现在:RS可以实时或准实时地获取耕地动态变化的信息,辨别出耕地变化的图斑,及时对GIS进行数据更新。GPS可以实时、快速获取耕地变化的位置、面积等信息。GIS主要是对多元时空数据进行综合处理、 集成管理、动态存取,作为新的集成系统的基础平台。

1、利用3S技术开展耕地保有量动态监测的主要任务:

(1)一是准确掌握耕地的变化情况,包括耕地的位置、面积、变化趋向。

(2)二是通过耕地保有量变化的分析,为政府目标考核、土地宏观调控及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工作内容包括:

  • 发现耕地的变化信息;
  • 准确、快速地获取变化信息的数量和特性;
  • 将变化信息与历史信息进行空间分析,获得新的耕地现状数据;
  • 耕地数据实现计算机管理与可视化;
  • 方便快捷地输出成果图件。

运用3S技术进行耕地保有量动态监测的基本思路:

(1)一是采集土地利用本底数据。对快鸟卫星遥感影像通过几何纠正、影像融合,形成融合影像,根据土地分类基准影像数据库,参考1:5万和1:1万比例尺地形图及正射影像图、土地利用专题图,采用人机交互判译,采集土地利用本底数据。

(2)二 是土地利用变更信息的提取。根据2006年新时相卫星遥感影像,利用影像融合技术确定变化区域,然后在变换区域内分类,得到土地利用变更信息。三是核查、 统计、入库。根据土地利用申报审批资料核实土地利用的合法性,统计土地利用变化的种类与数据,并按年建立数据库。运用3S技术不仅能及时、快速、准确地发 现耕地变化的目标,而且能定位目标、测量面积,统计汇总计算、可视化及输出图件,进行及时的更新。

利用RS影像可以提取耕地变化信息。遥感技术能快速、动态地提供耕地变化的信息。卫星影像数据在宏观、中观资源调查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快鸟卫星遥感图像分辨率很高,我们利用不同时相的卫星遥感数据,可以快速获取耕地变化信息,满足1:1万比例尺耕地数据的更新要求。

利用GPS可以测量耕地变化地块的位置、面积。鉴于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中野外地形条件复杂多样,测量工作量较大,因此可以采取GPS后处理差分的方法来获取耕地变化地块的空间位置和属性数据,准确测定耕地的位置、面积和形状。

利用GIS可以组织、管理、分析空间数据,进而实现图形可视化。GIS具有空间数据的输入与编辑、组织与分析、查询与管理以及制图输出等功能,适合用来管理 土地利用数据。我国各级国土资源部门正在运用GIS建立各自的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土地登记管理等应用系统。但是,由于目前的GIS几乎都是静态地管理几 何数据和属性数据,而耕地管理工作是一个动态的、日常工程,因此,需要选择基于时空数据模型或能表示时间信息的GIS新软件,来管理耕地变化数据,输出耕 地现状图和报表等信息。

基于3S集成技术的耕地变化动态监测

利用卫星遥感数据主动地发现 耕地利用的变化,不仅可主动发现变化,而且排除了人为干扰。但是,由于分辨率和遥感图像分类准确率等原因,仅仅依靠遥感数据尚不能准确获取耕地利用变化信 息,满足不了1:1万比例尺的动态监测要求,必须运用DGPS精确地获取变化的数量信息。由于遥感数据和GPS数据都是以数字方式存贮,因此可以十分方便 地输入到GIS中,并与土地变更本底数据进行空间分析与集成,通过耕地增加和减少计算出某年底耕地保有量。事实表明,传统的耕地利用更新和管理方法不符合 信息化时代的要求,只有建立基于RS、GIS和GPS技术的耕地动态监测,才能满足耕地保有量动态管理的需要,科学地对各级政府土地管理目标进行考核,并 且为土地宏观调控和管理提供可靠依据。

你可能也喜欢: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