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家海岸带地质研究基地落户南通
南通网消息,昨天,市国土资源局、华东地勘局披露南通海岸带调查初期成果,公布南通典型海岸带冲淤变化、地形地貌、主要潮汐通道稳定性、海水入侵、生态地球化学变化等部分调查数据、结论。南京大学海洋地质专家王颖院士认为,这是今年国土资源部批准中国首个海岸带地质现象研究野外基地落户南通以来,提速南通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实践。
用中国地质科学的最新技术手段,摸清南通地区海陆域地质“家底”,从而建立海岸地质环境综合监测及预警系统,破解地质环境对南通沿海永续发展的制约,这是生态文明建设题中应有之义。创新南通市国土资源局、华东地勘局海洋地质研究院、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南京大学产学研一体化平台,从机制层面给环境“脱敏”,将为南通生态建设破题。
与业内高端研究院所联合申报项目,争取国家项目,这一机制创新使南通生态建设赢得先机。今年南通海岸带、潮间带等8个综合地质调查监测项目,全部进入国家地质调查项目“笼子”,落实经费6293万元,占全省80%以上。
这是一个即便连海洋地质学家也少有研究的“海下南通”:在腰沙和冷家沙近外海一侧,另有一道沙丘,从长江口延伸至通州湾北侧,减小了海底滩涂的坡度,如一道巨大的屏障,保护着通州湾沿海滩涂。华东地勘局海洋地质研究院副院长闫玉茹等基地专家正在计算沙丘面积,评估沙丘稳定性对通州湾沿海滩涂开发影响。
华东地勘局与南通市国土资源局合作,在南通沿海地区布设8条监测断面,在省内首次采用遥感方法,实时监测海岸带侵蚀淤积。针对南通海岸带潮滩宽、淤泥质等特点,创新潮间带地质勘测技术,解决了以往潮间带地形测绘“水陆不接”难题,大大提高测绘精度,目前已经申报国家专利。据悉,国家发改委、中国地质调查局“卫星地质灾害调查监测系统研制与示范”、“地表变形遥感地质调查”项目也落户南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