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感五十年:中国迈向国际舞台
时间:2013-04-18浏览: 次责任编辑:四川拓图测绘仪器
好奇的人类从未停止过认识地球的脚步。遥感技术的出现,让目力所限的人类,仿佛拥有了一只神的眼睛。
4月22日,第35届国际环境遥感大会将首次在中国北京召开。800多位科学家将来到这里,回顾遥感发展50年的点点滴滴。而这也是中国作为一个新兴的遥感大国,向世人展示自己的最好时刻。
从区区百人到十万大军
1962年,在美国密歇根州召开的第一届国际环境遥感大会上,“遥感”二字首次进入国际科学界的视野。
半个世纪以来,通过卫星、航天飞机等观测平台,人类已能获取大量大气、海洋和陆表的高精度、高时空分辨率观测数据,回答地球系统动态演变过程中的科学问题,开展灾害、能源、气候、天气、农业、生态、生物多样性等多个领域的研究工作。
1979年,中科院遥感应用研究所成立,开启了中国遥感事业的发展之路。在这里,中国的第一批遥感人在热红外、高光谱和雷达遥感基础理论研究方面取得了许多原创性成果,在农业估产、遥感找矿、环境和灾害监测等领域摘得多个“中国第一”。上世纪90年代,他们还利用雷达遥感技术,发现了覆盖在沙丘下的古河道和古长城遗址。
对中国遥感30多年的变迁,中科院院士、中科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所长郭华东用“充实”二字来概括。“30多年前,遥感对中国来说还是个稀罕词,只能看别人、听别人的。现在,遥感已成为一项很常规的技术,我们的遥感队伍也从区区百人壮大到如今的十万大军。”
“国家利益到哪,保障服务就到哪”
对遥感地球所研究员、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高级工程师章文毅来说,一个个长得像大锅的卫星数据接收天线,就是他“吃饭的家伙”。
目前,地面站建有北京密云、新疆喀什和海南三亚3个卫星数据接收站,接收面积覆盖中国的全部领土和亚洲70%的疆土。
在北京的“指挥部”里,章文毅骄傲地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我们这里保存着1986年以来各类对地观测卫星数据300多万景,是我国珍贵的对地观测历史数据库。”
“我们一直秉承这样的理念:国家利益延伸到哪,我们的空间服务保障体系就要建设到哪。”在郭华东看来,研究所的发展,应当始终与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紧密相连。
2008年“5·12”汶川地震发生后,当时一直在下雨,卫星抓到的全是云层,遥感飞机也很难起飞,直到5月14日下午天气好转,一切才恢复正常。
而到了2010年的玉树地震,飞机当天下午3点即抵达灾区,晚上9点数据全部返回,10点钟的时候,国家16个部委就已全部拿到了遥感图像。
“灾害发生时,时间就是一切。这些年,所里一直在抓能力建设,从汶川地震到现在,我们的高速网络数据处理能力提高了3~5倍,还设立了灾害研究室,突发情况出现时,举全所几百人之力做好服务保障。以后再有灾害发生时,相信我们能更迅速地将数据上报有关部门。”郭华东说。
没有国界的研究所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自然与文化遗产空间技术中心(HIST)是联合国在全球设立的第一个基于空间技术的世界遗产研究机构,依托中科院遥感地球所建设。
当前,全球共有世界遗产962处,其中中国有43处,已列入名录的遗产数目居世界第三。不过,HIST常务副主任洪天华坦承,“沿用过去传统的方法对其进行管理和保护,已难以做得更好。人们需要将空间技术引进来,并在遗产保护中发挥重要作用”。
尽管科学上的共识已经达成,但HIST的建设并非一帆风顺。2007年,中科院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在中国建立世界遗产空间中心的建议。可在审议时,一些成员国担心,中心的研究会涉及国家秘密。
“我们找到这些国家,与他们一一恳谈,说明中心的研究对象是世界遗产,目的是要保护这些珍贵的人类资源。”在洪天华等人的努力下,HIST终于获批成立,随后即在颐和园佛香阁精细测绘、越南下龙湾自然遗产地环境监测等工作中取得诸多令人称道的成果。
包括HIST在内,国际数字地球学会、灾害风险综合研究计划国际项目办公室等3个国际科技平台以及《国际数字地球学报》杂志,让中科院遥感地球所成了一个没有国界的科技平台。而在遥感从50年向100年迈进的路上,它将是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
信息标题:遥感五十年:中国迈向国际舞台
本文地址:http://www.mapping178.com/news-2935.html
温馨提示:四川拓图伟业测绘科技有限公司竭诚为您服务,点击了解成都测绘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