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昆高铁:隧道监控量测信息化
时间:2013-10-17浏览: 次责任编辑:四川拓图测绘仪器
近日,中国铁建二十二局集团公司在承建国家重点建设项目——沪昆高速铁路客运专线贵州段工程中,针对新奥法构筑隧道的实际,实施隧道监控量测软件研发,认真组织施工第一线有关专业技术人员,大胆搞技术创新,成功研制出《隧道监控量测自动预警管理系统(简称:TMS)VI.0》详图设计辅助软件,应用于施工,实现了隧道监控量测信息化管理。这项技术创新成果获得国家版权局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
新建沪(上海)昆(昆明)高速铁路客运专线全长2264公里,工程设计最高时速为350公里。其中贵州段工程全长559.5双线公里,2010年10月开工建设,预计2016年初全线建成通车运营。
该公司沪昆指挥部及其所属四个沪昆工程项目部近5000名员工,共同承建沪昆高速铁路客运专线贵州段全长48.32公里的标段,隧线比高达66.7%,桥隧多达87.2%,包括Ⅰ级风险隧道1座、Ⅱ级风险隧道两座,线路横贯六盘水市盘县。共有隧道13座,总长3.22万米。
施工中安全、质量难控制
由于工程位于云贵高原,岩溶地貌广布,公司管段内13座隧道均存在岩溶、突泥涌水、瓦斯等安全风险,技术难点多、质量难控制、风险等级高。如高家屯隧道、林家屋基隧道、高塝隧道等,为Ⅰ、Ⅱ级风险隧道。隧道工程施工由于其隐蔽性、不确定性和多变性等特点,施工难度大,易造成工程质量事故,影响工程进度、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隧道监控量测必测项目常可采用水准仪、钢挂尺、收敛计和全站仪等进行测量,但是水准仪、钢挂尺、收敛计等由于测量精度不高,受隧道施工影响较大,易造成施工阻碍,数据存储、传输、处理、分析等工作量大,工程应用不便。
目前,隧道监控量测及信息化技术落后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数据采集过程人为和施工影响因素多,测量误差大,数据真实性不能得到保证,不能准确反映围岩变形情况;二是监控量测设备自动化、信息化程度低,数据后处理工作量大,占用很多人力、物力,而且极易出错,不能及时反映工程结构变形情况;三是数据传输、存储、信息化管理不能适应信息化施工管理的要求,不能及时指导工程信息化设计和工程施工;四是预警预报工程滞后,不能及时指导解决工程质量和安全问题。
技术创新优点显现
针对隧道监控量测的不足,该公司沪昆指挥部及其下属四个工程项目部联合组建科技攻关组,确立科技攻关项目,以沪昆高铁客专高家屯隧道、林家屋基隧道、高塝隧道等工程项目作为依托,密切配合北京工业大学有关专业技术人员共同成功研制出《隧道监控量测自动预警管理系统VI.0》,这是一个基于Access数据库管理系统,运用GTS数字化测量技术为一体的专业自动预警管理系统。其主要包括7个子系统,即:数据自动传输系统、数据批量录入系统、数据查询系统、批量数据管理系统、数据前处理系统、数据后处理预警系统及报表生成系统。
隧道监控量测自动预警管理系统的优点:一是监控量测数据采用真三维坐标,自动传输,批量录入,减少人为因素影响,数据真实可靠,可以准确反映围岩的变化情况;二是操作简单,功能齐全,窗口界面友好,操作便捷;三是数据自动检验,自动进行分析和误差处理;四是自动预警预报,24小时及时准确提供施工技术参数;五是生成固定的PDF报表格式,杜绝表格格式、打印排版等错误。该系统的应用,使隧道监控量测管理更加科学化、规范化、信息化,确保施工安全、保证工程质量,减少了人力物力,大大加快了施工进度。
截至2013年8月31日,项目部累计完成隧道开挖支护2.35万米、仰拱1.89万米、二次衬砌1.78万米,实现安全无事故,工程质量合格率100%。项目部在沪昆高铁客专全线28家参建单位中信用评价先后两次均排名第一,受到业主的表彰奖励。
信息标题:沪昆高铁:隧道监控量测信息化
本文地址:http://www.mapping178.com/news-3893.html
温馨提示:四川拓图伟业测绘科技有限公司竭诚为您服务,点击了解成都测绘公司!
阅读本文的人还看过:
您可能也喜欢:
与“沪昆高铁:隧道监控量测信息化”有关联的产品:
- 上一篇:海口完成近500平方公里航测
- 下一篇:大型遥感一体化服务平台取得突破性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