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仪导线计算
时间:2012-12-10浏览: 次责任编辑:四川拓图测绘仪器
- 方位角的计算公式
- 平曲线转角点偏角计算公式
- 平曲线直缓、缓直点的坐标计算公式
- 平曲线上任意点的坐标计算公式
- 竖曲线上点的高程计算公式
- 超高计算公式
- 地基承载力计算公式
- 标准差计算公式
- 坐标中线测量与计算
- 全站仪的使用方法和坐标测量步骤
一、方位角的计算公式
1、字母所代表的意义:
- x1:QD的X坐标
- y1:QD的Y坐标
- x2:ZD的X坐标
- y2:ZD的Y坐标
- S:QD~ZD的距离
- α:QD~ZD的方位角
2、计算公式:
1)当y2- y1>0,x2- x1>0时:
2)当y2- y1<0,x2- x1>0时:
3)当x2- x1<0时:
二、 平曲线转角点偏角计算公式
1、字母所代表的意义:
- α1:QD~JD的方位角
- α2:JD~ZD的方位角
- β:JD处的偏角
2、计算公式:
β=α2-α1(负值为左偏、正值为右偏)
三、 平曲线直缓、缓直点的坐标计算公式
1、字母所代表的意义:
- U:JD的X坐标
- V:JD的Y坐标
- A:方位角(ZH~JD)
- T:曲线的切线长,
- D:JD偏角,左偏为-、右偏为+
2、计算公式:
- 直缓(直圆)点的国家坐标:X′=U+Tcos(A+180°)、Y′=V+Tsin(A+180°)
- 缓直(圆直)点的国家坐标:X″=U+Tcos(A+D)、Y″=V+Tsin(A+D)
四、 平曲线上任意点的坐标计算公式
1、字母所代表的意义:
- P:所求点的桩号
- B:所求边桩~中桩距离,左-、右+
- M:左偏-1,右偏+1
- C:JD桩号
- D:JD偏角
- Ls:缓和曲线长
- A:方位角(ZH~JD)
- U:JD的X坐标
- V:JD的Y坐标
- T:曲线的切线长,
- I=C-T:直缓桩号
- J=I+L:缓圆桩号
- :圆缓桩号
- K=H+L:缓直桩号
2、计算公式:
1)当P<I 时
- 中桩坐标:Xm=U+(C-P)cos(A+180°)、Ym=V+(C-P)sin(A+180°)
- 边桩坐标:Xb=Xm+Bcos(A+90°)、Yb=Ym+Bsin(A+90°)
2)当I<P<J时
中桩坐标:Xm=U+Tcos(A+180°)+GcosO、Ym=V+Tsin(A+180°)+GsinO
边桩坐标:Xb=Xm+Bcos(A+MW+90°)、Yb=Ym+Bsin(A+MW+90°)
3)当J<P<H时:
中桩坐标:
边桩坐标:Xb=Xm+Bcos(O+MW+90°)、Yb=Ym+Bsin(O+MW+90°)
4)当H<P<K时
中桩坐标:Xm=U+Tcos(A+MD)+GcosO、Ym=V+Tsin(A+MD)+GsinO
边桩坐标:Xb=Xm+Bcos(A+MD-MW+90°)、Yb=Ym+Bsin(A+MD-MW+90°)
5)当P>K时
- 中桩坐标:Xm=U+(T+P-K)cos(A+MD)、Ym=V+(T+P-K)sin(A+MD)
- 边桩坐标:Xb=Xm+Bcos(A+MD+90°)、 Yb=Ym+Bsin(A+MD+90°)
注:计算公式中距离、长度、桩号单位:“米”;角度测量单位:“度”;若要以“弧度”为角度测量单位,请将公式中带°的数字换算为弧度。
五、 竖曲线上点的高程计算公式
1、字母所代表的意义:
- R:曲线半径
- i1:ZY~JD方向的坡度
- i2:JD~YZ方向的坡度
- T:曲线的切线长
- E:外失距
- x:竖曲线上的点到直圆或圆直的距离
- y:竖曲线上点的高程修正值
2、计算公式:
六、 超高计算公式
1、字母所代表的意义:
- i0:路拱坡度
- ib:超高坡度
- Ls:缓和曲线长
- b1:所求点~路中线距离
- x0:从直缓开始,到路左右坡度一致的距离,即图中C---C
- x:所求点~直缓或缓直的距离
- hb:超高值
2、计算公式(公式1):(绕中线旋转)
1)当x≤x0时
行车道外侧边缘:
行车道内侧边缘:
2)当x≥x0时
行车道外侧边缘:
行车道内侧边缘:
3、计算公式(公式2):
行车道外侧边缘:
行车道内侧边缘:
七、 地基承载力计算公式
1、字母所代表的意义:
- N:锤击数
- M:地基承载力
2、计算公式(公式1):(绕中线旋转)
注:贯入深度为30cm,单位为MPa
八、 标准差计算公式
1. 字母所代表的意义:
- :样本平均值
- S:样本标准差
2、计算公式:
基于整个样本总体的标准差:
基于样本估算标准差:
九、坐标中线测量与计算
采用全站仪测量线路中线,其基本的原理就是:利用假定坐标系或大地坐标系,测量各交点的坐标,并计算中线上的任意一点的坐标,利用坐标放样的原理,把各中桩在地面上确定(打桩),以备后续测量。
(一)控制点测设
由于线路通常较长,为确保测量各交点坐标的准确性,通常在线路的全长,每隔一定的距离设置一个坐标控制点,该控制点的坐标是测量该段线路交点的坐标基准点。因此,坐标中线测量的第一步就是进行控制点的测量。
一、控制点的布设
控制点布置在线路沿线两侧,点位尽量放置在较高的位置上,能够看见越长的线路越好。点位要固定,不能有移动的现象。尽量设置在建筑物的顶上等位置,若在没有建筑物的地区,则应在地上打入大木桩,在桩顶上订小钢钉。两相邻的控制点能够相互通视,距离在50m—500m的范围之内。如图5-1,控制点为D1、D2、D3。
二、控制点坐标测量
控制点坐标测量可以分成两类,其一是有提供大地坐标系的,即提供地上固定的两可通视点及其坐标。其二是不能提供大地坐标系统的,可以自己假定坐标系统。
(一)无已知的大地坐标,坐标系统是假定的
假定坐标时应注意坐标的起点位置最好数据能大,以免中线测量的时候出现负坐标。如第一点的坐标假定为(10000,10000)。
(二)有已知的大地坐标,坐标系统是已知的
大地坐标系统是已知的,必须提供已知的两点坐标和实地的点位。其测量出来的坐标均是大地坐标。如提供两点点位与坐标,S1、S2。
实训项目:在实训场地进行三个控制点的测量,假定坐标系统。
实训时间:2课时。
(二)坐标计算
1、已知某点的坐标,求另一点的坐标
罗盘仪于D1,后视D2,瞄准JD1,得方位角β0,测JD1—D1的距离L1
得
XJD1 = XD1 +L1cosβ0
YJD1 = YD1 +L1sinβ0
同理测JD2、JD3……的坐标。
2、已知二点坐标,求方位角与距离。
已知JDA (XA、YA)、JDB (XB、YB)
用
注意:计算βAB的时候必须是B点坐标减A点坐标。
当
- △Y、△X>0,n=0
- △Y>0、△X<0,n=1
- △Y<0、△X<0,n=1
- △Y<0、△X>0,n=2
同理得 LBC,βBC
аB=βBC-βAB 当а>0时为右偏,а<0时为左偏。
3、计算线路中桩坐标
(1)直线段
已知:方位角аAB,JDA(XA,YA),
直线上P1点到JDA的距离为D
则P1的坐标为:
XP1=XA+D·cosаAB
YP1=YA+D·sinаAB
注意:距离D=P1的桩号—JDA的YZ桩桩号+JDA的切线长T。
(2)第一缓和曲线P2点坐标计算(ZH-HY段任一点)
ZH(XZH,YZH)用直线段上求坐标法求得
XP2=XZH+S·cosаZH-P2
YP2=YZH+S·sinаZH-P2
аZH-P2=аAB+△аH
JDB右偏为“+”,左偏为“-”。
先算弦长S:S2=XH2+YH2
L=P2-ZH(L为P2到ZH点的桩号之差)
(3)圆曲线段P3点坐标计算(HY-YH段任一点)
XP3=XHY+S·cosaHY-P3
YP3=YHY+S·sinaHY-P3
S=2R·sinφ
当JDB右偏时用“+”,左偏时用“-”。
L——P3到HY点的桩号之差
S——HY到P3的弦长
φ——L所对应的弦切角
(4)第二缓和曲线P4点的坐标(YH-HZ段任一点)
(三)坐标放样
在内业计算中,计算出所有的中桩坐标后,到现场把各中桩在实地放样出来,是后续的水准抄平的前沿工作。中桩的放样工作是运用全站仪坐标测设的原理进行的。
1、坐标放样的步骤
(1)设置测站点
1)立仪器于控制点A,对中、整平。
2)进入放样模式。
3)输入测站点A坐标。
(2)设置后视点
1、输入后视点B坐标。
2、瞄准后视B,按“设置”键。使此时的水平盘的读数为A-B的方位角。
(3)中桩放样
1)进入点放样模式。
2)输入待放样点的坐标。
3)旋转水平盘,使“旋转角”为“0”。
4)指挥棱镜落在中丝上,并按“测量”键。
5)根据显示的距离“+”、“-”号,指挥棱镜延长或缩短棱镜与仪器之间的距离。直至距离显示为“2mm-3mm”,下令打桩。
6)下一个放样点,重复2—5的工作步骤。
2、注意事项
全站仪放样时应注意每次搬站后应首先进行后视,归坐标系统。其次,在放样过程中指挥棱镜前进和后退应准确,避免重复工作。对于棱镜手,在立棱镜时应确保棱镜垂直,在小距离移动时应利用小钢尺量测,确保快速准确测量。
信息标题:全站仪导线计算
本文地址:http://www.mapping178.com/zhichi-1811.html
阅读本文的人还看过:
与“全站仪导线计算”有关联的产品:
- 上一篇:科力达GPS主机按键和指示灯说明
- 下一篇:全站仪的使用方法和坐标测量步骤